扫一扫 添加小助手
服务热线
13818320332
扫一扫 关注我们
结构性思维真的重要吗?
结构性思维,顾名思义就是用结构来进行思考,将信息分配在结构的各个部分里,更好的思考和表达。
虽然不是每件事都得用结构性思维才能解决,但是结构性思维的习惯能让我们事半功倍。
在表达的时候,无论是书面还是口头,都会有很多的内容,有时可能是一个内容的内涵详述,有时候却是毫无逻辑的一吐为快。
有时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多而杂,并不能让聆听的人理解或者记忆深刻。缺乏结构性思维,会让自己显得不够全面,主观性太强。
因此当使用结构性思维来表达的时候,将内容提炼出个一二三,然后依次深挖细说,让自己的思考有迹可循。
对自己将要表达的东西达到这个层面的掌握后,就能更清晰的和别人讨论他更感兴趣的内容,也能更快的将别人的内容吸收消化。
一个有逻辑有条理的表达的人,就是一个沟通高效的人。
除开表达,还有各种事情,比如物品的分类,日常消费的管理,计划的安排等等,用这种方式能帮助我们解决大多数问题,大家也可以边看边想想不能解决什么问题。
有什么关于结构性思维的方法?
OK,说完重要性卖完关子就来讲常用的三步法。
Step.1 头脑风暴
—— 可视化你想到的所有关于当前问题的内容。
用纸或者电脑,标好序号,凡是觉得可能有关的都可以写出来。
Step.2 分门别类
——MECE:相互独立,完全穷尽,这一步细分为两种。
a) 借鉴以往的框架
借鉴以往的或是经验或是知识库的框架进行迁移,将已有内容放置在此类框架中,若是有已有类别之外的重要内容就新增类别来放置这些内容。
b) 解决问题的同时生成框架
针对内容,直接进行分类,尽量保证分类完整,同时各个分类互相不重复。
Step.3 查漏补缺
—— 补充新增内容。
在分类结束后,明确的分类有时会促进更多的思考,根据类别的内容,在类别的层面思考到需要补充的内容添加到框架里,完善内容。
这样说比较抽象,用个比喻吧:
比如我有不同颜色的弹珠
但是他们藏在房间的不同位置
现在我有不同的朋友喜欢不同的颜色
我准备把弹珠送给他们圆梦
那我得怎么做呢?
1. 头脑风暴
首先要找出所有我记得的弹珠
把它都放到一个大盒子里
2. 分门别类
然后数一下盒子里有几种颜色的弹珠
分别用单独的器皿
将珠子分到各个小盒子里
然后数一下我的朋友们有多少种颜色
没有的颜色单独分到一个盒子里
3. 查缺补漏
然后我看看有没有漏掉的珠子
或者说有没有其他的补充补到箱子里
OK,解决。
能举个例子吗?
拿我去年经历的秋招来说吧。
群面最经常出现的就是三五个人(或者更多)定时讨论一个问题,到时间进行 Pre 交出小组讨论的结果,面试官就在周围观察大家的表现。
候选人大致分为三个角色:
领导者 —— 组织讨论走向
记录员 —— 记录讨论痕迹
计时员 —— 安排时间节点通知该做的事
网上有很多关于这个的知识,感兴趣的推荐去学习一下。但网上大多是术的部分,个人认为结构性思维是完成好群面的前提,是更为重要的核心。
假设面试有 40 分钟时间,最后 5 分钟进行 Pre,小组自己安排时间。
面试官的问题是:有人说这是人工智能和 VR 的时代,各个行业都在高速发展,现在请你来开发一项产品,你会针对什么行业进行开发,具体项目是什么?
OK,时间开始。
小组出来一个人:“我们的时间有限,我们先分别思考 10 分钟,然后我们讨论 20 分钟,最后五分钟我们找个人总结一下然后去讲,有人愿意帮忙计时吗?”—— 这是领导者
“好的,我来计时”—— 这是计时员
好,时间开始,我在自己的纸上写下:
智能冰箱
电商: VR 购物
医疗: VR 看病
……
“时间到了” 计时员说话了
“我们从左边开始依次说吧,最后来补充,争取快一点” 领导者接话
“这个内容之后我们详细说好吗?先把时间交给后面的朋友好吗?” 领导者插话
“这个可能有待商榷,暂时先让后面同学讲好吗?” 领导者圆场
“这些我们最后再补充好吗?现在我们先听完大家的意见” 领导者缓和现场争辩
等大家说完了,这个时候有人说:刚才我记了一下大家说的,是这样的……
1. 服务业:
a) 智能冰箱
b)……
2. 电商
a) VR 购物
b) ……
3. 医疗
a) 看病
b) ……
4. 快消
a) VR 试色
b) ……
5.……
刚才大家说了这些,看看还有没有补充”—— 这是记录员
在上面这个片段里,其实不只是这几个角色在说话,不过这几个的话是面试官最直接能够看到的。
有人觉得群面就是要多说话,这个话我赞同一半,我认为有用的话可以多说,但是如果只是为了表达存在感,为说而说就显得没有必要,面试官也能感受你的勉为其难。
而结构性思维是衡量自己说话内容是否有用的标尺,是保证更高效的沟通高效手段 —— 最短时间表达完最主要的内容,然后按需再补充细节。
有时群面也会涉及到制定商业计划书之类的问题,若是缺乏相关知识的积累,很容易怯场,继而无从开口。
相反,若是平时有意训练,并积累相关的框架,哪怕是陌生的问题,也能快速跟上别人思考的节奏,进而加入对话做出贡献。
同时,使用结构性思考就能对别人的内容进行分类,或是补充或是调整,都会让人看到自己思维严谨的一面。
怎么练习结构性思维?
结构性思维最重要的有两部分:
(1)自下而上 —— 把枚举出的内容归类
(2)自上而下 —— 找出合适的结构
自下而上的练习:所有的输出都是练习,比如写文章,比如和别人聊问题等等。学习和经验用于充实知识,知识面可以塑造框架,多用多思考才能有更高效的分类框架。
自上而下的练习:结构的获取可以是来源于生活中类似事件的处理方式,可以是来自案例,也可以是来源于书籍。
比如最经典的结构之一 ——2X2 矩阵法,将一件事按照两个维度划分,比如买打印机,一个维度是价格:贵 or 便宜;一个是品牌:大厂 or 小厂,然后就有大厂生产的贵机子,小厂生产的贵机子,大厂生产的便宜机子,小厂生产的便宜机子,将自己的想法放进去来思考。当然,买东西不只是两个维度的事情,还有后期耗材,大小,打印方式等等。
又或者是平时英语学习的 Why、What、When、Where、How 等等,针对不同问题找到合适的框架是思考问题的关键。
互联网让知道方法这件事变得简单,方法看起来比实际运用简单的多,因为方法都是众多的人实践后总结出来的,多练习才是比知道方法更重要的事。
文章来源:零缺陷
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,包括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、软件等,如非标注为“原创”,则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原作者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相关内容,请及时通知本站,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