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户服务

扫一扫  添加小助手

服务热线
13818320332

渠道代理
签到有奖
扫码关注

扫一扫  关注我们

《蒲答》论坛问答一周精选

《蒲答》论坛问答一周精选(2019年06月04日-10日)

遴选一周问答精华,让知识传递更加便捷,尽在《蒲答》专栏。

内容采集于蒲公英论坛,主要来源《有问有答》板块,不代表蒲公英论坛意见。觉得答案不满意,欢迎点击下方链接参与讨论,或跟帖讨论。

“赤健天麻”冠名赞助。
“赤健天麻,聪明人一辈子不糊涂的保护神。”
买优质天麻请联系:天麻妹18284005401;杨曙光13908125612;微信同号。
诚征冠名商、长期有效!

[确认&验证] CMO很多都是生产一批或几批后就不生产了,做清洁验证还是做清洁确认?

问:CMO很多都是生产1批或者3批后就可能不生产了。这种是不是只做清洁确认啊?就看对接下来要生产的批次是否有影响就可以了?有人说如果能建立TOC和残留限度的关系就好做了,你认为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做?

答:蒲公英小逆:我们家就一直是用清洁确认的,也就是进行清洗验证那一套,只是只做一批,清洗液分析方法验证是一定要做,但残留限度以本批产品的计算(根据产品性质设定计算方法,参与APIC),清洗方法,取样,检测,检查,放行,收集数据,下一个产品生产前统计生产线各设备残留总和,评估是否符合要求,如不行,更换设备或清洗至合格值。

https://www.ouryao.com/thread-500261-1-1.html


[质量保证QA] 车间称量不真正执行双人复核怎么办?

问:发现一个现象,就是车间某个称量岗位,岗位设计是:岗位操作人员A进行实际称量操作,然后那个区域负责人B去符合称量。但是实际发现,人员A称量后记录,B就是过去签个字而已,这样的话记录上是看不出来什么,但是实际却存在着风险,这个问题怎么破?

答:tigar:个人有一点小建议:一、就是如果认为有失误,能设备不用人工,就减少了误差,我们以前用梅特勒的联机打印,每个品种设置好配方量。自动打印,重量不对的时候显示屏幕会出现红色,重量正确的显示绿色。这个第一个一眼可以看出重量是否正确,而不是眼巴巴的看那些数字。第二个,原辅料重量称两人都是打印出来,如果错误可以复核出来。还有称量不同重量的物料最好不要用一台成,0.2--6Kg。的适用5Kg一下称量。设置显示3位数。6--60Kg的用大型号电子秤。这样可以避免人为手按。造成称量误差。二、配料人员和制粒人员分开,配料之后由制粒人员进行再次复核。减少配料人员操作失误。三、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,可以增加一个配料人员,两个人操作与复核。不喜欢复核的人就让他不要复核,减少他的负担,也省出现偏差。四、我们公司是你可以犯错,但不是明知故犯,作假的零容忍,发现一次就开除。从上往下抓才会有用。也就是企业文化啦。

答2:田园小草:搞清楚复核记录还是符合操作过程,用文件定义再搞清楚关键操作还是非关键操作,就像制剂配液等关键操作现场QA必须到场这些都通过文件定义,详细规定,加强监督

歪楼:你丢锅给灵道,灵道会给你鞋穿的

https://www.ouryao.com/thread-500332-1-1.html


[质量保证QA] 在D级车间里操作一定得戴手套吗?

问:在D级洁净车间从事生产作业时一定得带手套吗?

戏梦人生:答疑有解释:第三十七条 操作人员应当避免裸手直接接触药品、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设备表面。问题38:规范要求不得裸手直接接触药品,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设备表面,如果戴一次性手套,是否要求对手套建立监控标准?答:是的。点评:对于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,手套,清洁用品等应建立相应的监控标准或控制手段,对物料实施监控,确保不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。问题39:有些操作(比如精细调整)戴着手套无法完成,这类调整在调整前对手进行消毒,然后再进行调整,是否可以?答:非无菌操作可以,无菌操作不可以。问题40:在经消毒的的裸手操作后再对接触表面进行清毒,这样操作是否可以?答:非无菌操作可以,无菌操作不可以,但应尽量避免裸手操作。问题41:操作人员应避免裸手接触药品,但是,在口服固体制剂的生产制作过程中,因原辅料每次来料有差异,制料要根据手感作适当调整,是否要戴手套有时感知较差,该如何解决这种问题?答:生产制作过程中控制原辅料的均一性和稳定性要靠参数控制,由质量控制检验室和过程控制来完成,而不是靠经验鉴别。原辅料每次来料都有差异,说明原辅料的供应商选择不当,应进行供应商的评估,调整供应商或要求供应商整改。点评:如果发现问题上由每次来料的差异造成的,应考虑原辅料的质量标准是否能满足工艺的要求,企业应根据工艺的要求制订物料的质量标准和限度。对于中间控制应制订合理的中控指标,如,粒度,水分,堆密度等。

歪楼:只要不接触药品,C级都可以不带手套。

https://www.ouryao.com/thread-500505-1-1.html


[生产制造] 关于物料能否提前备料问题

问:发酵车间物料投料一般都是比较大宗的,如果是现称现投则会影响生产进度,因此想问问坛友,如果在投料前一天提前备好料,特别是整桶的,做好物料称量记录,第二天投料前再把剩余零头物料准确称量,是否可以?应该怎么做会让检查老师比较能接受?

答:可以提前备料。首先要分清批号,做好防混淆的措施;然后投料时记得复核。记住记录必须要完整。建议:弄个中间站,做个验证,弄个文件支持。

https://www.ouryao.com/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500594&extra=page%3D5%26filter%3Dauthor%26orderby%3Ddateline


[质量保证QA] 物料保质期和复检期有什么关联?

问:物料的保质期大于复检期?还是说有的物料尤其是化工产品只有复检期没有保质期。比如到了保质期后再做一次全项检测要是合格是不是还可以用。比如说氯化钠,这玩意包装上写着3年保质期、但是氯化钠是稳定的物质,即使超过三年是不是再重新检验一遍如果都合格还可以使用?

答:lhd000000:有效期是指在规定的贮藏条件下质量能够符合规定要求的期限。它是根据稳定性实验结果确定的。正常情况下,有明确有效期的物料和成品(包括回收产品)到有效期之后产品会不符合质量标准,必须作报废处理,即使检验合格也不得再使用。如在有效期内发现对质量有不良影响的特殊情况,应当进行复验,以确认物料和产品质量是否受到影响。
2010年版GMP对复验期给出的定义是:“原辅料、包装材料贮存一定时间后,为确保其仍适用于预定用途,由企业确定的需重新检验的日期”。
2010年版GMP要求制定复验期的目的是为了确认物料质量变化情况,以确保良好的工艺过程控制和最终产品质量,它属于企业的质量监控措施之一。从质量保证的角度,还是提倡企业根据物料的特性、贮存条件,对有明确有效期的物料制订相应的复验周期。当然,已制定有效期的物料在有效期内可以不制定复检期(不进行定期的复检),但应经过风险评估,除保证贮存条件(按规定要求)合适外,还应考虑原辅料的特性。在2010年版GMP第一百一十四条中还提到了“贮存期”的概念,制定贮存期旨在提醒企业提前对物料做好处置准备。对于已制定有效期的物料其贮存期一般等于或小于有效期,因此,在这种状况下一般没必要再特意设立贮存期。对于未规定贮存期限的物料(如部分化学品、中药材/饮片、外购提取物、个别辅料及包材等)应首先确定贮存期(即使用期限)。企业应根据物料的特性,在贮存期内制订合理的复检期(意即复检次数),到贮存期的物料不能再使用。对于未规定贮存期限的物料有必要设 贮存期,以防止企业对没有规定有效期的物料肆意无限期使用。贮存期应该通过稳定性试验数据得出。如果没有稳定性数据,企业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回顾,结合最长时间的物料生产的相应产品的检测数据,确立物料的贮存期,即使是质量极其稳定的化工原辅料也不能无限地复验下去。总之,企业应根据物料的特性、以往的使用经验、产品的工艺要求来综合确定物料的贮存期。然后在贮存期内,根据物料的特性制订合理的复验期(意即复检次数),不可无限制地复检。

https://www.ouryao.com/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500598&extra=page%3D5%26filter%3Dauthor%26orderby%3Ddateline


原料药趋势分析到底该怎么做

问:我对原料药的趋势分析有几点疑问1、通常是否只有在做年度质量回顾的时候才会做数据的趋势分析?
2、空调系统,水系统,成品,中间体...都只针对关键的质量参数进行分析吗?其他参数如何处理?
3、趋势分析的结果,如果超趋了,分析原因,CAPA,协助制定纠偏限和警戒限,还有什么作用?
4、没有SPCC,也没有mintab这些软件,趋势分析是怎么做的呢?
5、请教过一个以前做这个的朋友,说是除了空调系统,水系统(微生物)不符合正态分布,纠偏限和警戒限用阈值法来确定(95%,99),其他几乎都是用均值+2倍标准偏差和均值加三倍标准偏差来确定,数据制图后,用8大判异准则来判异即可(通常只用前四个),另外,用阈值法的出界判异。
6、需要多少数据量才能使用上面说所的正太分布,阈值法?

答:小四1:首先得先了解趋势分析的意义所在,趋势分析是让车间生产人员,质量管理人员实时了解自己产品的生产状态(如收率的变化、含量的变化、杂质的变化等),是持续工艺验证(或者说是持续工艺确认)中的一部分,便于分析工艺的稳定性。所以对于你的问题就好解释了。
1.趋势分析不仅仅是年度质量审核的时候做,而是要根据厂级的SOP或者部门级SOP执行,水质或者环境一般来说为1个月或者一季度做一次;而成品的话就根据生产工艺来进行,如果生产工艺一直没有发生变更,那么就应该根据生产工艺的起始3批就开始趋势分析,每增加一个批次就累计一个批次。
2.趋势分析你可以分析工艺控制参数,质量属性,如关键控制的温度,压力控制水平,收率变化等,质量属性包括水分、pH、含量,杂质等等。
3.趋势分析的作用是实时了解和保证生产工艺的稳定性,发现异常趋势,并提成整改措施。
4.做趋势分析的软件有很多,做基础可以直接用excel来做。
5.如果是借用excel,那么直接可以用平均值±3标准差作为控制的上下限,而且动态很直观。如果用mintab,控制图基本上用4大判异准则来判定,mintab还可以利用函数来计算Ppk或者Cpk值,来判断你生产工艺是否稳定。
6.正态分布不是根据你的数量来定的。如果你产生的数据本身就是正态的,如果是mintab的话,他可以选择非正态的函数来计算,如果找不到非正态的函数,有另外两个函数对数据进行校正成一串正态的数据,在对校正后的数据进行正态分析,具体怎么操作,你需要再学习mintab软件。

https://www.ouryao.com/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500694&extra=page%3D5%26filter%3Dauthor%26orderby%3Ddateline


       文章来源:蒲公英

       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,包括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、软件等,如非标注为“原创”,则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原作者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相关内容,请及时通知本站,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。


上一篇:一文看懂方法确认与方法验证的区别
下一篇:防止数据完整性缺失的五个策略
曜分享
分享精彩资讯

热门资讯



 
 
  • 设计精良 制作精心
  • 广
    大咖齐聚 领域广泛
  • 团队支撑 专业保证
  • 功能丰富 营销多元